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

藍精靈

在媒體裏久違了的藍精靈角色,因為一套電影及衣服連鎖店的大力推廣下,似乎又再活躍於大街小巷裏。

如果記憶無誤,第一季的「藍精靈」在香港播出時大約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。那時候的澳門,街道澄明,窮家庭一般會住在木屋區;以往,北區的木屋區一般會以街道作出區域劃分,第一街、第二街……秩序井然,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社區群。

這就如豐子愷筆下的老舊社會,雞犬之聲相聞,大家都是互相認識,我家的門外種了高大的白蘭花樹,一到夏日,白蘭花香四溢,母親總會用掠衣竹把花一朵朵擊落,轉贈給附近的鄰居。陳太太的椰汁糕一定最好吃甜品;晚上只要有車駛入街裏,阿旺的狗吠聲響亮非常;八月十五過時過節一班小童一定會煲蠟和玩燈籠,老人則喜歡坐在藤椅上乘涼…….可是,這一切一切,自從搬上大廈後,已永遠無法回味。

近年來,「懷舊」和「集體回憶」經常被人掛在口邊,例如舊街坊特別有人情味,開飯也會在門外一起「排排座」,守望相助。我們對「藍精靈」的懷緬,可能都是源於心底裏嚮往著蘑菇村的傳統部落寫照,加上每個精靈性格鮮明,百厭星、論盡仔、為食鬼或精靈爺爺等,好像總有人可以代入他們的角色之中,一旦面對困難,大家便會團結起來解決問題,有趣非常。

相信大半個世紀前藍精靈的作者,也沒有估計到這套動畫至今仍具有如斯的影響力。至少,對一部份七、八十後而言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