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

情到深處愛生愁


投入湖中並非是為了到達彼岸,而是為了感受水的清寒,就如詩般,不是為了寫而寫,沒有甚麼學「懂」的外殼,卻是感受。──濟慈

用水來寫愛情的詩人,完全活現在電影《閃亮的星星》裏。當遇上生命中的女神,濟慈的才思更被激發,在臨終的數年詩藝可謂達至頂峰,成就了今天不朽的詩句。

可惜的,命運使然,才子的命運往往是如此悲涼,一生貧病交迫。那時候,咯血病橫行,濟慈弟弟湯美過世後,接著使得自己也患上不治之症。與此同時,他認識了芬妮,兩人在迥異的背景下漸生情愫,在劇烈的痛苦和騷動的感情中融為一體般,無法分離。

電影裏穿插的都是淒美、浪漫與死亡,激情的場面欠奉,但每一細節卻著滲透著淡淡的愛。甫一開始,芬妮便以濟慈的長詩《隱地米亞》作為話題,試圖打開他的心屝,兩個世界的人便以學習詩歌作為日後的交往;他們的愛是沒有明天,也姑且不論性格是否適合嫁娶,在短暫的相處中,兩者成了一對互相平行,並不違悖且和睦相處的情侶,兩者以美作始,亦以美作為一種無望的依歸。一切一切都能在濟慈的詩中找到他對愛充盈的迷醉,猶如永遠在水中活著,又如死去。

在濟慈與芬妮離離聚聚的光景裏,信件如雁往返,影片結尾只是將棺材緩緩的送到馬車上,交代濟慈客死異鄉的沉實。傷心欲絕的芬妮最後選擇穿上素色喪服,口中唸著《閃亮的星星》,在雪地裏奔向森林,意味著她不顧一切,隻身奔向他的懷抱。

至於現實,芬妮在濟慈死後多年才結婚,臨死時將早年與他的信件交予女兒,才令這情史曝光,成了今天的電影。

真愛,並不因為看不見、不擁有,而不存在。能夠得著如此濃情艷字,相信任何人也會含笑感恩,受用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