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

翻譯的藝術

吾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。中、英文這兩種文字,當中蘊含的意義之廣,實難一言以概。才疏學淺,花了多年時間學習,學到的也只是皮毛,要將兩者的形、意翻譯出來,則是難上加難,這不單是學術,更堪稱藝術一門。

偶爾買得數本中文詩集譯本,細閱之下,譯後的英文版本與原文可謂大相逕庭。要令外國人讀懂的唯一方法,就只能在閱讀詩集前先對作者生平、時代背景及寫作的目的先作了解,否則一對一的翻譯是無意義,亦難讓人明瞭箇中的深層意義。相對的,當我們閱讀莎翁的劇作時亦然,文學家也經常說莎劇是more than English的精品,配以古典英國文學的字詞構成,非但一般中、大學生易於讀懂的美學。

具藝術性的翻譯,不單能將行文的原意譯出,更能表達當中的「美」與「意」。有人認為,「寫真」及「精確無誤」才能將作者的原意表露無遺,因為這是對原文的一種尊重,情願在其後加入註解讓讀者理解。當然,我不是翻譯專家,這說法亦有其道理。但是個人對翻譯的看法就如攝影般,我們除了將事物的表象拍下來以外,倘若能夠對攝影師背後的深層意義或目的多作了解,那是否更能為照片增添額外的「美」?照片之可貴,乃是回憶及故事所構成,相信文章亦然。

意會、思考及留有想象空間,才是精彩的行文,倘若情況許何,還是先把精神、意境譯出,再為背景詳列註解。又如某些外國影片的翻譯,《魂斷藍橋》、《亂世佳人》或《廊橋遺夢》,單看名字已令人怦然心動,翻譯之美亦可見一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