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

文學中的道德審判

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產品即使擁有著同一表象,也存有迥異的文化底蘊,這也是我們學習過程中的有趣之處,令人著迷!

只要翻閱英國十九世紀初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,都會令人愛不釋手,即使時光流轉仍歷久不衰,尤其是以中國傳統角度出發,更會發現當中不乏相同之處,唯文字的演繹不同而已!

維多利亞式文學的有趣之處,在於充份表達了該時代背景下大眾對新舊交替的徬徨,那時許多人認定,英國的精神與物質文明都達到世界尖端,但事實上,資本主義帶來了的經濟繁榮並不代表宗教、道德風尚方面也是盡善,某程度上更迫使社會各界對「道德」形成了破壞,令一眾守舊人士難以接受。這就如哈代的《德伯家的苔絲》、索發克里斯的《奧迪帕斯王》以及小仲馬的《茶花女》等,完全將主人翁的性格和偶然性的命運扯上關係,被動無力的主角只能默默承受世俗的道德審判,遭人唾棄,反映當時社會環境和政治生態,某程度上其實與傳統中國的道德珈瑣幾近相符。有人認為,眼下的歐洲和美洲對「道德」二字看似開放,然而實情並非如此,親身接觸的某些家庭比中國人更為傳統,他們承襲了家庭的傳統,比儒家思想更甚。兩地差異其實有時並非不同,深層一點的看甚至可能是相近。道德審判的厲害就像是一把無形的刀,使人舉步為艱,這是不論古今,也不論中外,縈繞心中,揮之不去的一種痛楚!

有時候,生活總是讓人感到無奈,礙於身份、礙於面子或礙於社會輿論,我們都做了一個又一個不情願的決定,或許,這就是生活,這就是命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