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

考試何價? (二)

「先穩定,後求變」這是大部份父母冀望子女的宿願,亦是中國人在數千年來對功名利祿的迷思。因此,「好的成績」就是父母單一認定能夠造就子女「穩定」的一條青雲路。

每每看到鄰埠會考放榜,父母的壓力儼如子女般受罪。在香港這個教育制度下要取得好的會考成績反而是著重技巧性,滿眼大型廣告包括了中、英、數、理、化的補習天王都是學生們的救星,原因是他們懂得選題、了解答問技巧及推敲,說難聽一點,縱然家中「無飯開」,父母也要供子女入讀補習班,務求取得好成績。如此的「精英制度」下,學習似乎只是建基於嚴苛的考核制度上,打從小學開始大部份的學生只會側重於答題技巧,對於創新及獨立思維卻是欠缺,更可笑的是近年港府以「求學不是求分數」的口號作為宣傳,鼓勵學生著重學習內容,貽笑大方。數十年來,香港政府在挑選公務員方面也十分喜歡以成績作為指標,在這班人材管治下,諷刺的卻是未能看到特區政府有果斷的決策,或是一些真知灼見可舒解民困。至於澳門,恰巧反相,雖然未有鄰埠的會考壓力,可是由於太易考上隨便一間的本澳或內地大學,加上在沒有家庭負擔的情況下,換來的大部份也是欠缺具備競爭力的一群,再過十年或二十年後,相信這情況也只會每況越下。

有人不明就裏的崇洋媚外,認為美國及歐洲的那套教育才是理想國度,可是那套只是針對培訓天材而言的教學怎能適合一般人,外國畢業生甚而相比港、澳生還要遜。那麼,到底哪一套的教育制度才是合適?下期再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