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

新納粹主義復辟(下)


自由經濟的社會裏,「有崇拜,無同情」、「窮人只會看不起比他們更窮的人」及「領取綜援的人統稱廢物」。從小到大,父母及師長大部份只會教導我們向有錢人或名流紳士學習,抗議或示威的行為是無事生事的所為,這正是港、澳人的生活寫照。

理所當然,發奮向上是做人應有的態度,但試換另一個角度去看,假如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,任憑你怎樣的努力都是徒然,那將會是一個痛苦的生存空間。在日常生活中,沒有一個社會體系可以缺乏基層人民,尤其是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,以自由經濟體系發展的市場亦必需要照顧到一般的平民百姓。東德問題已積壓多年,可惜官僚主義、工會的偏頗、法規落後以及社會未能轉型等問題,一直困擾著整個德國的勞動市場,從而引起一連串的社會問題,當權者及既得利益者只是為著自己「荷包」著想,因此,民不聊生的情況使新納粹黨員與日俱增,黨羽更遍普法國、捷克、匈牙利、中東及亞洲等國,他們定期進行音樂會或節慶等聚會以吸引年青人加入。這正如希特拉在其自傳中所言,當人民意識到要團結一致起來反抗時,就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。然而,世界各國在制裁新納粹主義復辟的同時,到底有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著想?筆者相信換了是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,飽受戰火後再經歷長年貧窮,相信任誰都會發狂!

回想上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,每天都有東德人攀過柏林圍牆而被槍殺或判刑,情況就好像現在北韓人逃到南韓一樣,為的可能只是三餐一宿的平等待遇要求。「新納粹」的憂患到底何時能真正結束,那就要看人民心中的圍牆是否能夠真正倒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