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

學問乎?商品乎?

讀罷李家同的《學問是商品嗎?》,不免唏噓,但又是無可奈何的一個事實!

道理可分兩頭來說,「學問」的本質當然不是一件商品,所謂的「有教無類」,以往鄉下用一擔米,幾束臘肉都可入學,又甚或窮得三餐不繼的小孩,也可以分期付款延交糧餉,老師一律受落。但是經過資本主義的洗禮,今天倘若無法定時交出「真金白銀」的學費,那就唯有望門輕嘆!當然,其他的通路如獎學金、助學金等,但因此而受惠的學生又有多少?獎學金給予最優異之人,但其他較窮的學子就代表沒此機會學習嗎?

悲哀一點的說,現今社會,如果不將「學問」視為「商品」來看,那就更沒有人投入研究行列。簡之而言,教授們如果當初不是為了高薪厚祿、名譽地位而去奮鬥改變命運,那又如何去為人類改寫命運?榮譽的光環成了一切的推動力,相反,要人們不為名利自動醒覺地去幫助世人,不能說沒有這類人存在,但這類人的比例相信少之又少。

就如文中麥加錫親身到台灣為某一學子去解答一個難題,可謂鳳毛麟角之人也!

將「學問」視為商品的潛台詞其實是海峽二岸三地的學制出現極大問題所致,既然上有好者,下自必有甚焉,有風骨的老師幾乎死絕,剩下來的,俗一點講「打份工而已」,有多少人還是對教學存有熱心?熱心之餘還要孜孜不倦將學生教好,把學生學不好的責任包攬身上?這樣的人,生活中未曾遇過,如果讀者有幸遇到,三生修到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