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

那一瞥

猶記得中學唸書時代,即使有多親近之人離世,總是由長輩們去進行那些送殯、挽靈柩及坐夜等禮數,我等後輩只會是在靈堂上鞠躬而已,弔唁的經驗一般也是出來做事後才開始。

記憶中的一套電影,講述男主角希望在他的葬禮上不願見到在生之人為他而哭,因此,大伙兒最後繞著棺木,看了一看,忍著淚向他一笑,又或扮鬼臉;然而,那種強顏的歡笑,卻是令人份外傷心。

喪殯禮儀中,瞻仰遺容是必不可少,遺體入殮後,抬至靈堂中央,參加喪禮的親友會向遺體三鞠躬,再向死者投下最後一瞥作為入土前的紀念。可是總覺得,這一瞥不論對生者和死者而言,都是殘忍非常!以最近期的一個葬禮為例,老實說除了死者家人不嫌那副樣貌外,對於外人而言卻是雞皮疙瘩的,尤其是長期病患者,他們經歷過與病魔的多年折騰,怎麼可能是正常人睡覺的尊容?而在那個場合,你亦不可作出任何討厭、驚慌之狀,可見瞻仰遺容這個儀式的原意變得多麼地適得其反,死者生前的風趣、幽默、親切或和藹都退卻了,只剩下了恐怖,令人難過。這一個儀式經常會令生者對死者的印象大打折扣。反而不去作那一瞥,音容笑貌、美好回憶卻是永遠。

雖然殯儀館乃是害怕踏足之地,但喜酒可以不喝,喪禮則盡可能參加,因為這是對死者最後的一種思念,一種最後的告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