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

教育的本意 (上)

坦白的說,沒見過多少人是真正的了解自己,有時候,包括自己亦然。

偶爾,在一個視頻中看到台灣某國中的一位反傳統語文科老師,以蘇格拉底式步步進迫的攻勢,向學生不斷的發問,問的內容,好像與課文沒多大關係,然而,就這樣的,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對該課的內容理解、消化,並且將之成為永久記憶的一部份。

一般以中國人的社會而言,大多的中小學老師都喜歡學生默不作聲,教甚麼,就汲收甚麼,最好不要有自己的主見,一旦有了主見,就好像成了一個滋事份子,老師總會向這類學生開刀,否則蔓延下去,全班也會不受控制。教育嘛,就是我教我育的這麼一回事,學生的責任,也只是背,不斷的背誦,不需了解箇中因由。

這個國中的「反斗教師」,甫一走進教室,迫令學生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「誰是你的主人」?強迫下大家才遲遲緩緩的回答了:「自己」,解釋之下,他是要令大家明白,教育的本意實為「人」,因為人才是最重要的,所以,必先要弄清自己的想法才是王道。

不喜歡讀書,其實有時候只是給一個藉口困住,有沒有真正的理解不喜歡甚麼?是懶惰,是老師解說太悶,還是對該科不感興趣?不感興趣又是怎樣的令自己不感興趣,一個個問題不斷的反複追問,漸漸的會發現,我們並不了解自己,亦經常被一些藉口、假象去欺騙自己。同時間,亦證明了多年來的教育其實並不成功。

(下期再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