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

安妮的日記


難以想象,一個十三歲的少女能於困窘的環境下以細膩的筆觸描述每日的生活,直到一九四四年的八月,隨著安妮於最後一篇日記內留下署名後,她的生命也恰如飛鴻踏雪泥,不留痕的悄然離開。

這不是一本驚世巨著,更沒有美好的修詞潤飾,一字一語皆是率性而為,但其影響力不下於任何一部世界名著──《安妮的日記》幾乎令世人明白戰爭所帶來的禍害。安妮在兩年的日記中,細說了她在「隱秘的家」的非人生活,重要的細訴納粹黨佔領荷蘭的經過,身邊的人每天都活在歇斯底里的恐懼中,加上長期的惡劣環境及營養不良,令這個隱秘的家成員不斷遞減;可幸的是,天真爛漫的安妮素以極積樂觀去面對,她把日記看成了她的朋友,取名「凱蒂」,每天都與凱蒂一起記下了精彩及有意義的事。令人感動的是,儘管經歷過著這兩年間非人生活,但未消她的意志,彷徨像其他小女孩一樣,經歷與家人吵架、戀愛、學習及生活細節等成長階段,筆觸越趨成熟,若然不是德軍最後發現他們的家,逃過一劫的安妮相信將會成為大作家之列。她的文章充滿了熱情及高尚的情操。

二次大戰不止對倖存者造成傷痕,對後世人深思這場戰役也起了重大影響,安妮一家之死只是冰山一角,此書勾起的不止是對二次戰役的痛恨,更存在著另一種深層的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