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

福拜樓名著《包法利夫人》


並非特別喜歡愛情小說,但對小說中描寫的細膩手法及美麗措詞所吸引。表面上是一個精彩的愛情故事,讀罷後卻是一本反映法國第二共和國時期的社會現狀的小說,盡顯作者對文字運用的登峰詣極。

《包法利夫人》在出版之時,因為書中部份描寫性愛的情節被視為禁書之列,作者福拜樓即使面臨被判入獄但仍堅持不肯刪掉一字一句,這種氣魄絕對是現今傳媒及寫作之人學習的榜樣。被喻為是「新藝術法典」的《包法利夫人》以少女愛瑪的一生為主軸,講述她年青時下嫁村中的平庸醫生後,過著平靜淡然的生活,其後由小鎮遷到繁榮城市後認識了情場老手羅多夫;未幾,羅因厭倦了肉體關係拋棄愛瑪,大病一場後的愛瑪又旋即戀上舊情人萊昂,雖然過了兩年偷情生活,然而最後也遭遺棄且債台高築,在高利貸的逼迫下求告無門,落得服毒自殺收場。福拜樓反覆描寫對女主角的同情和諷刺,表達他對鄙俗社會的揭露和批判,愛瑪的悲劇不是個人悲劇,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劇。整套小說最吊詭的是愛瑪丈夫包法利先生,他到底是現實主義的庸人還是浪漫主義的情痴卻不得而知,福拜樓並沒有在書中作答,需要讀者自行細味。

福拜樓的作品被喻為是十九世紀的名著絕不為過,我們在閱讀普魯斯特的《追憶似水年華》及喬伊斯的《尤利西斯》時,不難找到許多與福拜樓作品相近之處。在此,筆者特意介紹這幾部大師級作品給予讀者,保證令人回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