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

玩殘中文

最近,網絡討論區及身邊人士均對繁、簡體字兩者互為取代發表了一些意見,語出無心卻對筆者有另一種的體會。近年不少的內地學者和政府官員都認為,簡體字將為大勢所趨,解決了「難學、難寫、難用及難記」這四難之局面;然而,筆者大膽地說他們實是曲解了漢字傳承中的要素,更是摧毀傳統的一種不智做法。

故意地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,可算是文字演化中的「恥辱」,尤其體現在組字的結構上,導致系統極為混亂,不但解決不了「漢字四難」的問題,更讓人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及不便記憶。稍為對文字有認識的朋友,都會知道古人已在商、周時期對字型的結構十分講究,直至《六書》 的出現,概括地將原始造字的法則分為象形、指事、形聲、會意、轉注及假借為依據,當中再細緻地歸納為三類,象形、指事是「造字法」,會意、形聲是「組字法」,轉注、假借是「用字法」。此等簡單的造字沿革自古已有所記載,證明了「繁體字」這產物是經歷多年演變後最終誕生的一種簡單字體,既包含字的指事、形音及意味外,亦是最簡單直接的一種表達方式。而且,簡體字最為嚴重錯誤之處便是將錯字互代,例如正體字的「面、麵」、「後、后」、「里、裏」,「只、隻」,「表、錶」等字,簡體字合併作一字通解,「后园」到底是「後方的園地」還是「皇后的園地」?「表面有花痕」是「表面」還是「錶面」?姓氏的「蕭、肖」更是令到子孫不能認祖歸宗的元兇,因為在中國的姓氏中,既有肖、亦有蕭兩個不同姓氏,許多人都因此而混淆。凡此種種,不勝枚舉,完全令學習者感到迷惘及難以解讀,如果要將上述句子教導外國學生,相信更是貽笑大方,更遑論將中國文化帶到外國土地之上。

上世紀由於政治的氛圍,許多人都不敢在國內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,然而今天活在港、澳的年青人卻認定簡體字的地位,逐漸地將繁體字湮沒和取代,這絕對是文化的墮落及水平的落後。想到日後我們的子孫可能只得學習簡體字,不禁的飄來一陣唏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