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時看古籍,都會碰到許多不懂不知的字,一般在辭典的協助下都能解決。近年來,港、澳及內地的書籍可謂對中文字重新定義,很多的字詞都是你我認識,但拼湊在一起時卻令人摸不著頭腦,費煞思量。
最近讀到司徒華先生於明報刊登的一篇文章,文中引用內地作者狄馬在零八年六月刊出的一文《漢語是怎樣被傷害的?》作為引述,道出許多現今作者由於不諳文字的原意,嚴重破壞了漢語結構,當中提及了五大主要問題,包括(一)簡單的東西複雜化;(二)感性東西慨念化;(三)熟悉的東西陌生化;(四)個性的東西平面化;(五)腐朽東西神奇化;這亦是當今內地作者尤為喜歡採用的一些寫作手法,難怪港、澳二地學生在讀內地學者所著的書籍時都難以理解,導致學習成效減慢;內地作者許多都「堅稱」擁有碩士學位或以上的學歷,真的難以想象他們所教出來的碩士門生中文程度如何!至於港、澳,雖未有內地的情況嚴重,但近年亦喜歡將「錯別字誤用」作為新式中文,當中尤以廣告宣傳最為泛濫,將錯別字及諧音混入四字詞語中,使人容易琅琅上口及記憶便可達到宣傳之效。可是,對於部份不求甚解的人來說,模擬增加了他們學習錯誤資訊的機會,貽笑大方。
簡體字、錯別字及句子結構錯誤等中文問題越趨嚴重,礙於師資的質素,港、澳學府能夠做到的確實很少,最後靠的還是學習者的一份執著和認真。